Sep 29, 2005

中文系半年

浸潤在中文系薰陶的時間,不只半年,但,投入新的環境中,只有半年的時間。而這半年的收穫,無論在讀書態度上,思考角度訓練上,都是最豐盛的,也是最嶄新的體驗。尤其,對於孔子的看法,在這半年,完全改變,並且對自己之前不成熟的認識及誤解感到汗顏。換句話說,在此之前,我從未認識孔子及其思想,卻自以為是的瞧輕及批判。


  高中時,雖然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課程,或許是基於我們是高中生,基於非中文本科系等等之類的因素,老師的講解通常只是略略的帶過,課本的注釋亦是淺白,而打散分類過的編排方式,更未把孔子思想的精隨傳播出來,因此,高中的我自以為的孔子思想是迂腐的,是道德論述的,是背誦夢魘之禍首。當時的我甚至不能明白為何時代進步如此,還需要上這種過時守舊的課程。上了大學,即便進入中文系,也未好好重新修習四書課程,對於孔子思想的不正確的理解遂生了根,進而影響到中國古代經典的閱讀以及看法,如左傳、史記等等。而在換了環境之後,因緣際會之下,選了「四書」這門課,自此,對孔子及其思想的認知完全改觀。

  孔子思想中心為「仁」。而「仁」字如何理解?高中之前,對於仁,總是以:「仁就是愛人吧」膚淺的解讀,卻不知「仁」字背後所代表的人文自覺。若「仁」僅止於愛人,那所延伸而出的「愛人法則」,就會流於道德教條。其實,簡單的說,所謂「仁」,是一種意志自由,是一種人心自覺且最自然的真情流露,而「愛人」則是自覺過後的外顯行為。以「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作例子,「孝」之所以為仁之本,是因為親情是人世間最不造作的情感,父母對於子女的奉獻是天生無悔的,子女的反哺亦是自然常理。以此來看「巧言令色,鮮矣仁」,就非僅僅是個道德式的格言了。「巧言令色」則成一種違背自然情感的行為,其中具有目的和功利成分,不是自由意志自覺下的產物,與「仁」所強調的「真情流露」是相反的。當一個人,具有充分的自覺,發揮天生的自然情感,便不會有「不孝」或「巧言令色」的舉止出現。也就是說,孔子所提出的思想,是非常平實且不矯柔刻意的。只要人人都能正視自己內心柔軟的情感,「仁」並非是個難以達成的目標,當然,更非只是迂腐的道德教條。

  教育部最近有了新的政策,要將高中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課程列為選修,一開始,我持積極反對的態度,不過,當我在這半年,重新認識孔子思想,對於反對的態度,我有了保留:之前高中的孔孟思想教育,其實是失敗的。高中生接觸了三年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卻因如上述所言的「老師的講解通常只是略略的帶過」(照本宣科)、「課本的注釋是淺白」(「學而時習之」的「學」是「學習」之意嗎?「朝聞道,夕死可矣」只是「早上聽到一個道理,晚上就能死而無憾」的意思嗎?),「打散分類過的編排方式弄亂了整個思想體系」等種種因素,對於孔孟思想,依然是一片空白,更別提因為這個課程而會激起青年學子門的「人文自覺」。但之所以會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教育,不就是要將這個做人最基本的態度以及古人生活教育的智慧傳遞下去嗎?若是現在高中這種教法,其實是白教了,那還不如不教,以免產生誤解,進而排斥了這麼好的學問。(以我而言,真的差點錯過了這樣博大精深的思想了啊。)然而,真的要這樣放棄中學的孔孟教育嗎?《論語》真的只能是中文系裡的專門課目嗎?舉個例子:多數的日本傳統家庭,在自家的洗手間裡,都會掛一本可以撕的論語,就像月曆一般,每天讀一則,撕一張,《論語》已經深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了。台灣的孔孟教育,應該以此為目標,這次對於「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刪減,不該是長久的,但是是個機會,未來是否能好好重新規劃課程課本的安排編輯?相信這是大家所寄望的吧。而這也是我在新環境的這半年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以上,是這半年來,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對於孔子儒學新的體悟。除此之外,對於未來的日子,我充滿期待,相信在中國古代前人精闢的思想上,這個新環境,一定會給我更多更大的收穫。




No comments: